返回

我锦衣卫临时工,咋成权臣了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21章 明赏 暗赏 各种赏。皇帝赏 陆炳赏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
    “朝廷里的清流平日说咱们锦衣卫是一群只会杀人、栽赃、打闷棍、绑票的宵小。”

    “这回你却向他们证明了,锦衣卫也是能够驰骋沙场、杀敌建功的好汉子!”

    “就凭这一点,你便配得上一切厚赏。”

    黄锦道:“陆家公子,你就别卖关子了。陆都督到底给了他什么暗地里的赏赐?”

    陆绎问林十三:“你家里开着冰窖,名曰福源号?”

    林十三答:“是。”

    陆绎道:“我爹说了,驯象所每夏都要用冰,今后一半儿的用冰都交给你家的冰窖。”

    林十三心中狂喜!

    驯象所每年用冰,耗银达三万两。一半儿便是一万五千两的生意。至少有六七千两的赚头!

    这么大的生意,家里肯定要增开十倍的冰窖,这需要大量银钱周转。

    嘿,这趟我从江南带回来三万两银子。无论多少口冰窖,家里都增开的起!

    心中虽喜,林十三脸上却是不动声色:“少掌柜。据属下所知,驯象所用冰一向是鄢懋卿鄢总盐名下的牙行供给。抢了他一半儿的生意,属下恐不好做人。”

    陆绎却道:“你小子放心。别的人抢走鄢懋卿的生意,鄢懋卿会找他拼命。你却不同。严家的高官们如今视你为功臣福星!”

    “再说了,锦衣卫的都督姓陆。陆家想把锦衣卫的供给生意给谁做,何须看别人脸色?”

    林十三拱手:“属下多谢大掌柜、少掌柜的大恩大德!”

    他已经能想象的到,父亲林有牛听到这个消息,高兴的喜着脸夸他“乖儿子真有出息”的样子了。

    升官又发财,还让朝廷、地方一堆高官欠了他的人情。这趟江南之行真是收获满满。

    陆绎又望向孙越:“你跟你师父南下办差,血战倭寇,同样有大功劳。升你一级,做个总旗吧。”

    孙越跪倒:“属下多谢少掌柜。”

    孙越此番跟着林十三南行,得了林十三分的五千两程仪,又升了总旗,亦是升官又发财。更重要的是,年初他刚休了老婆。

    陆绎道:“要谢就谢你师父。”

    说到此,陆绎顿了顿,又意味深长的言道:“混迹官场,最重要的是跟对人。你师父跟对了人,你跟对了你师父。”

    这话看似是说给孙越的,其实实在提醒林十三:您跟的人是我们陆家父子。不是什么严嵩、罗龙文。

    你这回立了功,可别飘飘然,忘了自己是谁的人。

    林十三心领神会,他拱手道:“少掌柜放心。我生是锦衣卫的人,死是锦衣卫的鬼。而锦衣卫姓陆。”

    陆绎满意的点了点头:“嗯,你是聪明人。来啊,上酒菜。”

    两名大汉将军提上来两个食盒,打开后斟酒布菜。

    林十三有些迟疑:“少掌柜,今夜我怕.”

    陆绎道:“放心。验过毒了。锦衣卫是下毒的行家,也是验毒的行家。”

    且说京城之中,裕王府。

    十九岁的裕王朱载坖正坐在书房的一方冰鉴前。

    他的从臣徐阶、高拱、张居正恭坐在他对面。

    徐阶道:“此番严党不知从哪弄来了一头白鹿,以虚无缥缈的仙鬼之说蒙蔽圣听,窃取东南大权。着实可恶。”

    高拱却道:“话不能这么说吧徐相。胡宗宪是不是能臣?俞大猷、戚继光是不是良将?抗倭是不是大事?”

    “一头白鹿,让能臣良将升了官,让抗倭有了指望。怎么就成了可恶之事?”

    徐阶道:“他们可都是严嵩的人。”

    裕王闭着眼,一言不发。

    就在此时,书房外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:“这正是咱们该反省的地方。”

    片刻后,一个端庄高贵的女人走了进来。此人是裕王侧妃李氏。

    李妃虽是二十出头的女流,智慧、见识却不输朝廷重臣。她一向是裕王的贤内助。

    李妃步履轻盈的走进了书房:“这些年严嵩用的都是什么人?咱们用的又是些什么人?”

    “严嵩用胡宗宪,镇住了东南。胡宗宪又拢住了卢镗、俞大猷、戚继光这些名将、良将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呢?用了一群只会在朝堂上叽叽喳喳的乌鸦。除了台州知府谭纶,还有几个做实事的人呢?”

    “难道咱们不该反省嘛?”

    张居正拱手:“王妃高见。”

    李妃又道:“东南是父皇的东南,朱家的东南。王爷是唯一的储君。难道胡宗宪他们为王爷打下一个安定的东南,不是好事么?”

    “我怎么听王府专办秘密差事的朱希孝说,白鹿进京途中屡遭袭击?”

    “徐相,那些袭击者不是你派去的吧?”

    徐阶连忙道:“王妃误会了或许是江南的那些人派的,但臣愿对天发誓,臣绝对不知情。”

    张居正连忙转移话题,替徐阶遮掩:“刚才王妃说到用人,这是做大事的关键。前几日

第121章 明赏 暗赏 各种赏。皇帝赏 陆炳赏(3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